武汉大学生涯咨询工作室总结报告
一、工作室建设的理念
武汉大学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室始终秉持着“赋能”的宗旨和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发展潜力,致力于与学生一起为未来发展赋能。
二、工作室建设的抓手
1.充分发挥日常个体咨询的效用;
充分利用日常的个体咨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点概面,不断摸清不同类型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逐渐深化咨询思路和策略,将效用更大程度的发挥,进而服务更多的学生。
2.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渠道和手段宣传和预约;
在宣传方面,充分利用就业网和官方公众号多方位宣传,让更多学生了解到职业生涯咨询,了解到不管在任何阶段都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了解到职业生涯咨询可以有不同方式,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生涯课程、生涯讲座等等,并提供具体的预约途径和方式;
在咨询预约方面,提供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包括邮箱、电话、QQ专号、现场预约等方式;
3.提供多种方式的生涯咨询服务;
将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同时与生涯课程、生涯讲座等方式结合,多方位的提供服务,让不同需求的同学能够有不同选择,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与教育部要求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相结合;
特别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服务,分门别类的帮助学生群体明晰生涯困惑、解决生涯发展困难。
5.持续为咨询师提供系统且专业的培训;
所有咨询师提供咨询服务均接受过业内专业的咨询理论、方法、流程、技能、工具等系统培训,除参加外部培训外,我校已连续13年每年举办全校就业指导能力培训班,建设了一支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三、工作室建设成效
1.咨询室硬件条件不断完善
分学部设置生涯咨询室,助力学生个性化生涯发展。结合综合性高校特点,在学校就业中心设置专门的生涯咨询室,目前已升级到两间专用个体生涯咨询室,每间18平米,同时已完成医学部生涯咨询室的设置与运营,医学部生涯咨询室有个体咨询室和团体咨询室各一间,每间约22平米。并结合各学部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聘请专业咨询师提供生涯咨询服务。咨询室常年为全体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职业测评等生涯辅导服务。
2.咨询量稳中有提升
武汉大学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室(“未来工作室”)以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为依托,由主校区生涯咨询室和医学部生涯咨询室组成,目前有专职咨询师5人,校内兼职咨询师22人,校外兼职咨询师10余人。
目前咨询室平均每周接待个体咨询咨询量20余人次,主要咨询的问题包括兴趣探索、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专业认知与选择、行业认知与选择等。
每月咨询室开展团体生涯辅导受益学生100余人,辅导主题涵盖人生生涯、自我认识与接纳、自我探索与成长、职业兴趣、工作世界认知、团队合作、时间管理、专业认知、价值选择、情绪管理、开拓创新、自信培养、求职心理等。
3.咨询服务方式多样化中有更新
多样化咨询服务形式,由点到面辐射全校、延伸全国。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的咨询形式,从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个体咨询,到小范围群体解决生涯共性问题的团体辅导,到结合学科特色促进生涯发展的学院系讲座,再到大范围促进生涯意识觉察的校级讲座与课程,由点到面、以面促点,层层促进,辐射全校。同时,加强与国内其他兄弟高校的合作与联动,疫情期间,结合高校一帮一计划,借助北京大学平台和资源,为武汉大学在校生提供北京大学生涯咨询师资源,促进生涯咨询多样化发展。
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线上咨询和线下咨询方式有效结合,弥补疫情防控态势下时间和场地等各个方面的限制,进一步将生涯咨询服务更加便捷的送到学生手中。
4.咨询师队伍专业化、多样化
全方位布局咨询师队伍,校内外资源共同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全校共配置专职咨询师5名,行政及院系兼职咨询师20余名,校外用人单位咨询师10余名,力求为学生提供专业领域内的专业咨询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学生与职场人士直接沟通的实习实践以及咨询交流平台,给在校生提供最直接最新的职场信息,助力学生更快更好的与职场对接。为咨询师队伍提供专业化前沿化的师资培训,目前已连续举办14届,内容覆盖国内外前沿生涯理论与实务。
5.全面覆盖生涯发展手册
分年级编写生涯发展手册,阶段式发展培养协同开展生涯咨询。针对不同年级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编写生涯发展手册,大一萌新-生涯启航、大二进阶-能力采获、大三跨越-共话职场、大四毕业-就业指南、硕士腾飞-求职越野、博士前行-乘风破浪,进行阶段式发展培养,不同年级突出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生涯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涯咨询,助力学生意识到不同阶段发展重点。
6.将生涯咨询延伸到真实职场
充分利用学校校友资源,聘请校友为生涯导师,同时搭建校友与在校生生涯咨询的专业平台,提供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标准等咨询项目,并结合实习实践,满足多方需求,共同提供职场信息咨询,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了解职场的渠道,将生涯咨询延伸到真实的职场。
7.效果评估反馈问卷
咨询服务结束之后的半年左右向来访者发放咨询效果评估问卷,一方面评估咨询效果,另一方面也了解咨询服务提供过程中是否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或者是否还需要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并及时的将评估情况反馈给咨询师,促进咨询师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8.学生反馈视频材料
针对团体辅导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的跟踪咨询服务,我们也进行了多层面的了解,学生反馈效果很好,还录制了反馈视频。
四、工作室建设心得体会
1.需要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领导重视了,才能从体制、机制、经费、场地、人员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才能建立长效的机制,促进工作室的长期健康运行,并保证服务的高质量,也才能真正的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进行高度的融合。
2.需要有稳定的咨询师团队长期奉献:咨询师团队是工作室正常运行的核心,队伍稳定了,才能长效化。
3.需要利用好校内外两种咨询师资源:生涯咨询除了对生涯发展理论有一定的要求之外,对于工作世界的认知也需要一定的积累,目前高校校内的咨询师大部分主要了解的是高校职场,对于其他行业和企业的认知会有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校外咨询师资源进行补充。
4.需要有咨询师队伍专业成长与督导:专业化才能带来规范化,规范化才能带来高效化。咨询师带来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自身也需要有成长,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成长中汲取和输出更多能量,专业化成长就需要专业化督导。
5.需要有较大的咨询受益面与影响力:咨询服务虽然主要是个体化或者小团体化的,但是服务的效果和影响力是需要有质量有深度的,实现这些的前提是让更多的群体知晓。
6.需要对就业率等就业绩效有贡献度:咨询的目标根本上是为了来访者更好的生涯发展,当前形势下怎么将来访者的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是高校咨询工作开展要思考的问题,怎么样才能将就业质量与学生个人需求完美结合。
7.需要与心理健康咨询形成联动机制:大部分有生涯发展困惑的同学或多或少都会有情绪或心理层面的波动,除了生涯发展咨询,心理调试也是生涯咨询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只有与心理健康咨询紧密结合,才能真正的帮来访者解决发展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