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灯塔”职业咨询工作室总结报告

2021-11-12  来源: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网

东华大学“灯塔”职业咨询工作室总结报告


东华大学“灯塔”职业咨询工作室(简称灯塔工作室)建立于2011年,多年来不断建立和完善集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生涯测评、生涯实践活动为一体的覆盖面广、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职业咨询工作室。

一、灯塔工作室理念

灯塔工作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牵引,以“专业服务、能力提升、就业育人”为工作理念,形成“咨询专业化、团辅模块化、工作室集群化、师资培养系统化”的优势与特色,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助力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一)工作室目标

1、以学生期待和社会需求为落脚点,提供有效的咨询和团辅服务。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答疑解惑、提升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规划人生。

2、以完善咨询工作规范为着力点,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实践服务。不断完善生涯咨询工作规范,包括咨询的流程规范、制度规范、档案保存规范等;促进生涯实践活动的连贯性、一致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为学生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生涯教育服务。

3、以科学管理养用结合为出发点,打造专家型、行家型、骨干型相结合的咨询队伍。制订师资培养灯塔计划,面向不同群体辅导员、分阶段开展建设任务,培养政治理论素养高、视野开阔、业务熟练、有所专长的生涯咨询队伍。

4、以二级学院生涯工作室为生长点,建设工作室集群。培育二级学院生涯工作室,引领生涯教育特色化、立体化、全程化。以周期建设、清单任务形式规范工作室管理,建设工作室集群。

(二)工作室特色

1、咨询专业化。采取系统预约方式,咨询师持证上岗,制定咨询师工作手则,严格咨询档案保密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结束咨询后咨询师需在系统内上传咨询报告。通过专业的生涯规划技术和方法明确学生期待,帮助学生明确人生方向,提升学生自我认同,促进学生找到实现人生目标的力量。

2、团辅模块化。围绕生涯教育主题,按照生涯启蒙、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决策行动、求职技能5个模块进行团辅开发、教学研讨、模拟实战,凝练出就业指导系列、新生生涯系列、自我探索系列、职业探索系列、职业礼仪系列的《东华大学团体辅导工作坊教案》,灯塔工作室定期面向学生发布并开展系列团体辅导工作坊。

3、工作室集群化。灯塔工作室在校内培育出11个特色鲜明的校级培育生涯教育工作室,分别针对困难生、少数民族学生、创业学生、有意愿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学生、有意愿基层就业学生、有意愿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就业学生、有需求生涯指导学生开展咨询、团辅、培训、指导、就业推荐等工作。

4、师资培养系统化。工作室设立就业创业师资培养灯塔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养骨干,每年平均150人次参与校级、市级、国家级生涯、创业培训(有证书),同时,开展校内教学研讨、日常培训1200人次。培养了一批学生就业创业师资骨干。

二、灯塔工作室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

灯塔工作室由咨询团队、顾问团队和学生团队三部分组成。其中咨询团队由校内咨询师团队、企业咨询师团队和子工作室群三部分组成。校内咨询师由来自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和13个学院共37名持有专业资质的教师组成,副教授职称的占40.5%。

企业咨询师团队由3家与学校签署职业发展教育实习实践基地的企业机构和东华大学196名企业高管咨询师组成。灯塔工作室下设校内培育职业咨询工作室11个(8个生涯工作室,3个创业工作室)和上海市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3个,副教授职称的占50%。

顾问团队由知名生涯教育领域专家和学者组成。学生团队由行政部门和项目组组成,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咨询工作的宣传、组织和运行,项目组设有朋辈咨询、生涯访谈、职场启航讲座、职业兴趣俱乐部等项目。

灯塔工作室自2011年运行至今,逐步完善了管理、服务、保障与支持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生涯测评、实践活动的“四维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辅导和服务。以工作室培育与建设、就业创业师资培养灯塔计划“双项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专家化、职业化的发展平台和成长路径。从平台、场地、经费落实“三重保障支持”,保障工作室健康平稳运行。

三、灯塔工作室工作成效

经过多年实践,灯塔工作室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集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生涯测评、生涯实践活动为一体的职业咨询工作体系,培养了一批在咨询、课程方面有兴趣、有研究、有能力的师资队伍,打造了一批精品团体辅导工作坊、生涯实践特色活动,影响力辐射到上海各高校。

(一)专业服务与就业育人并重,提升了学生规划内驱力

灯塔工作室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程度,从学习、吸收和模仿西方生涯理论到不断探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涯理论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校本化生涯教育与生涯服务模式。

学校每年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调查,针对2020届5471名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9.7%的毕业生有明确的生涯规划,69.8%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定位和准备。针对2732家用人单位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道德品质(包含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忠诚度)满意度为98.8%。

(二)生涯咨询与就业指导兼融,增加了学生目标达成率

灯塔工作室共有咨询师37人,生涯、创业课教师61人,上海市国际生涯发展讲师2人,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38人,全球职业规划师13人,全球生涯教练7人,校级个体咨询室、团辅工作室、生涯活动室共8间,面积总计300平方米;院级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工作室,共22间,面积总计895平方米。灯塔工作室每年平均为近百名线上预约的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生涯咨询,为超过1500人次开展12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工作访50余次。为所有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修改简历,1000名学生使用职业规划测评系统。

针对2020届毕业生调研结果显示,89.5%的学生与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单位签约,学生对学校精准就业指导满意度为96.6%,针对用人单位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求职材料的专业性满意度为99.0%,对毕业生面试表现的满意度为99.1%。

(三)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同行,加强了学生职业胜任力

灯塔工作室立足东华大学“诚信弘毅·尚实创新”就业文化,开展系列“弘毅”生涯实践活动,将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贯穿全程,切实提升了学生职业胜任力。

针对低年级学生,设立“弘毅·积跬步”新生生涯发展教育活动指导方案,针对新生开展一系列新生生涯教育活动。

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弘毅·时习之”就业指导周周讲活动,讲座包括走近世界500强系列、企业高管进校园系列、育才计划系列,2020年共开展生涯发展类讲座55场,参与3.9万余人次。线上求职训练营、创新创业训练营,1万余人次参与,开展“弘毅·三人行”求职之星评选活动,举办“弘毅·三人行”模拟求职大赛,提升学生求职能力,并积极推荐获奖学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求职模拟大赛,连续两年获市级一等奖。

针对2020届毕业生求职能力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45.6%的毕业生有3家及以上单位的offer,72.6%的学生找到工作的周期为1-3个月。用人单位评价我校毕业生有卓越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占98.9%,对我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满意度为99.0%,整体满意度达98.9%。

四、灯塔工作室建设心得体会

灯塔工作室建立十年以来,工作得以有效开展,我们的体会是:

1、学校高度重视,注重顶层设计是重要保障。学校2006年起将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设立为独立的正处级单位,2010年起,按1:500比例配足配齐校级就业工作人员。2009年起成立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在就业创业工作的场地和经费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2012年、2018年学校分别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2、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咨询体系是关键因素。集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生涯测评、生涯实践活动为一体的职业生涯咨询体系,促进了学生生涯个体需求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生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高生涯教育覆盖面,增强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3、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是坚实基础。咨询、团辅、实践活动的专业化,来自于专业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是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咨询与指导的坚实基础。